图片
六月的风,吹暖了街巷
作者:鸢尾花
六月的风,是从南边吹过来的。风一来,街巷便醒了。
它拂过巷口那株老树,枝叶便哗哗地摇动起来,筛下些零碎的日影,在青砖地上跳跃。那树上叫不上名字的花,经风一逗,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,白中透黄,细碎如米粒,带着一种恬淡的清香。
风过处,香气便乘势在巷子里弥漫开来,钻进人家的窗棂,也钻入行人的衣襟,成为初夏最清浅的呼吸。
风是暖的,却不燥,仿佛被日头晒得温热的流水,缓缓流淌过街巷的每一处角落。
它轻轻掀起竹帘,帘影便在屋内白墙上晃动,像无声的舞蹈。
图片
邻家窗台上几盆茉莉,细小的白花被风推搡着,频频点头,香气也一阵浓一阵淡地散逸出来。风也淘气,卷起墙根处几片细小的落蕊,让它们旋舞一阵,又轻轻放下。蒲公英的种子更是风的玩伴,绒绒地漫天飘浮,不疾不徐,悠悠荡荡,像是风撕碎了又随手扬起的小伞。
午后的风,添了几分慵懒的市井气。
巷子深处,小茶馆的门大敞着,几张旧竹椅排在屋檐下。那风便从巷口一路吹来,先是拂过茶柜上几只青花的粗瓷碗,又掠过掌柜手中蒲葵扇摇出的微凉,最后才扑在茶客的脸上。茶客们也不言语,只眯着眼,任风钻进汗湿的薄衫里。
风里还裹挟着隔壁阿婆煎草药的微苦气息,又混着不知谁家灶上熬煮绿豆汤的甜香,市井百味,在此刻的此刻都被这暖风轻轻地调和了。
图片
巷子中的老伯,照例将他的竹躺椅搬到树荫最浓处。风摇动树影,光斑在他身上和脸上缓慢地移动,如同温柔的抚摸。
他闭目养神,鼾声细微。旁边的矮凳上,放着一杯粗陶碗盛的茶,茶水已凉,碗壁沁出细密的水珠。风一过,水面便皱起几丝涟漪,将映在里面的几片树叶的影子搅得模糊了。
几只麻雀在檐角啁啾,风把它们的细语也送得很远。
图片
风是孩童的翅膀。几个半大孩子追逐着,从巷头跑到巷尾,衣襟被风鼓荡起来,像小小的帆。
笑声清脆,被风卷着,在狭窄的巷子里碰来撞去。一个孩子举着新得的纸风车,那风车在暖风里呼呼地转,彩色的纸翼旋成了一朵模糊的花。
跑得热了,便聚在巷尾卖冰镇酸梅汤的小摊前。摊主是个麻利的老妇人,从覆着厚棉被的木桶里,舀出沁凉的、深琥珀色的汤汁,注入碗中,碗壁立刻凝满水珠。孩子们仰头灌下,酸得眯眼,甜得咂舌,几滴汁水顺着下巴流下,风便立刻凑上去,轻轻将那点凉意和甜意揩干了。
图片
日头偏西,风里的暖意沉淀下来,更添几分温柔。家家灶间飘出饭菜香,油烟的气息也带着暖融融的召唤。
女人们倚在门框上,遥遥唤着贪玩孩子的名字,那唤声也融在风里,显得格外绵长。下班归家的人,自行车铃叮当响着,车轮碾过地上的落花与柳絮,风便殷勤地卷起它们,又悄然放下。
巷子两边的窗子次第亮起灯火,昏黄的光晕染着归人的身影,也染着晚风。
风从这一窗灯火吹向那一窗灯火,仿佛传递着无数个灶头边温暖的絮语,将整个巷子的温情都悄悄串联了起来。
图片
六月的风,吹暖了街巷,吹软了时光。
它拂过老树,摇落细香;穿过市井,调和百味;托起孩童的笑语,拭干他们额角的汗珠;最后,它裹着万家灯火的气息和饭菜的暖香,在渐深的暮色里低回、流转,将人间这悠长的巷陌,熏染得情意深长。
它不汹涌,不寒凉,只是这样暖煦煦地吹着,日子便在这风里,显出它安稳踏实的底色来。
风从六月的街巷吹过,吹暖了砖石,吹暖了炊烟,也吹暖了庸常岁月里,每一颗在烟火人间安稳跳动的心。
图片
图片
作者简介:
鸢尾花(yuanweihua00)自由撰稿人。坚持用安静的文字,荡漾一池春水的宁静。用红尘的烟火,解读不一样的诗情和人生哲理。擅长诗歌、散文、杂文的写作,文字风格婉约、多变。个人散文集《那时,花开》,合集《纵使人生荒凉,也要内心繁华》已出版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